“如果您在天津沒有收入,遇到困難,可以來本店,告訴本店人員來份愛心餐,吃完直接走就好,不必客氣!在以后您有了能力的日子里,記得幫助一下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謝謝!”
鳳凰網發(fā)現,“對無收入者免單”現象,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成都、重慶、鄭州、杭州、銀川、菏澤、赤壁等一二三線城市都有出現。一個城市出現一兩家后,很快會有餐廳效仿加入,其中有連鎖餐飲,但更多是個體小店。
美國“墻上咖啡”故事,大家聽說過吧,不管真假與否,但一些中國人把愛心傳遞變成了現實。
2015年,《天津日報》就曾報道,海光寺天津市血液研究所處一家沙縣小吃店,專門推出了“墻上的餐桌”,進店消費的食客可自愿購買“愛心飯菜”,然后把菜單寫在彩色便紙貼上并張貼在店內的墻面上,在天津市血液研究所看病的困難患者和家屬可摘下紙條換取免費食物。
這家小店針對的是特定的群體,新冠疫情爆發(fā)后,越來越多的小餐館將免費餐擴大到所有困難群體。許多店主表示,他們的靈感來源于同行的成功案例或媒體的正面報道。這些店主大多自己吃過苦,被人留過飯,感受過溫暖,所以懂得他人的難處,也愿意傳遞溫暖。
出門在外,有人一時會為拮據所困。來吃免費餐的人,年齡各異,有年輕人,也有年長者,還有少數落魄的中年人。有的被裁員,但抹不開面子打零工;有因家庭矛盾離家出走受困的;有的是負債,銀行賬號被凍結……絕大多數就餐者會感到難為情,為免難堪,提供免費餐的餐館都默守著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不打聽受助對象的姓名和緣由,只希望這一餐一飯能幫助他們度過暫時的困境。
很多小店設置了“暗號”,只要報上暗號,就能獲得一份免費餐。如北京“小湘旺”宋莊分店,暗號是“39元辣椒炒肉蓋飯”,它對應的是一份現炒的肉菜和米飯。當然,幫助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有的餐館直接免費,有的餐館提供了低價菜品,還有的餐館與當地和社會組織合作,為困難者提供餐券和現金補貼。
那么,問題來了,這些暖心餐館僅靠對暗號,不核實用餐者困難的真實性,不擔心人們成群結隊來蹭吃蹭喝,把他們吃垮嗎?有一說一,最初是有的,但最后都選擇不去揣測別人的用心,相信來的人都是真正需要幫助的。
在天津洪湖里,有一位賣肘子的“90后”,不僅肘子受到廣大食客的歡迎,而且人美心善,人稱“肘子西施”。有人暫時遇到困難,可以進她的小店免費吃飯。“來碗肉湯飯,吃完直接就走。” 她就曾說過,“咱們被壞人騙怕了,但我總不能因為一個壞人放棄了我當好人的初心。”不因遇到過惡就放棄善良,就算有人來占個便宜,只要能從中感受到人間的溫暖,那也值得了。這是很多暖心餐館老板的秉持。
事實也證明,擔心有些多余。比如,“肘子西施”的米飯撈肉汁,結果幾個月下來,也才幾個人過來免費吃。想想也是,真要是哪里免費吃哪里就一大群人,那就是真出大問題了。這跟老年人聽講座領雞蛋心理不一樣,你細品。相反,不少人慕名來打卡,在能力范圍內,付費點餐傳遞愛心。付出愛心給別人,擔一份責任給自己。一頓頓熱飯,一份份愛心,匯聚成一股股暖流。
來源:天津日報
作者:老宋
流程編輯:U022
如遇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相關文章刊發(fā)之日起30日內與本網聯系。版權侵權聯系電話:010-85202353
未登錄
全部評論
0條